中国本土酒店品牌“走出去” 还需量力而行
新闻来源:星辉平台智通 发布日期:2018-01-09 浏览次数:2584从某种程度而言,很多时候中国酒店企业的跨国并购很盲目,有钱以后盲目地“买买买”,还相互抬价,为买而买。这会带来很大风险。
与海外并购热火朝天的2016年相比,2017年中国酒店业海外并购冷清了许多。在前不久于杭州举办的国际饭店与餐馆协会第53届年会暨“一带一路”国际饭店业合作大会上,中国饭店业协会会长韩明表示,中国酒店企业不要盲目地去谈国际化,酒店企业“走出去”与否,要根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一些有实际海外并购经验的企业家表示,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增强,走出国门到境外旅游的国人越来越多,中国酒店业的赛道在拓宽。在赛道拓宽过程中,国际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但中国酒店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一定要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近年来,中资跨境并购酒店和住宿类资产的规模逐年增长,2016年以来更是创出了新高。据汤森路透提供的数据(截至2016年11月3日)显示,2016年以来中资跨境并购酒店和住宿业的交易规模达92.5亿美元,交易数量达17宗。而2015年全年的规模为14宗18.4亿美元。
2017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人民银行、外交部《关于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境外投资方向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加强对境外投资的宏观指导。《意见》限制开展的境外投资包括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国家出台酒店境外投资限制措施后,中资跨境并购酒店呈急刹车态势。
惠誉评级2017年12月5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17年前9个月内,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活动同比下降42%至960亿美元。而地产和娱乐行业2017年以来海外并购额骤减近70%。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前6个月,中国房地产业对外投资同比大降超过82%,只占同期中国对外投资总额的2%。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作为最受中国民营企业青睐的行业所发生的海外并购也大幅下降82.5%。2017年上半年,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45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金额累计达481.9亿美元,同比下降45.8%。
对于酒店企业“走出去”到境外投资减速这种现象,华住酒店集团执行副总裁、高端酒店事业部CEO孙武表示,从华住的角度来说,现在还是审慎地对待“走出去”。华住会通过一些参股的方式来寻求与国外企业的合作机会。企业不能为“走出去”而“走出去”。
孙武还表示,从某种程度而言,很多时候中国酒店企业的跨国并购很盲目,有钱以后盲目地“买买买”,还相互抬价,为买而买。这会带来很大风险。“走出去”要尊重市场规律,企业到境外投资,要利用当地的力量,更多地依靠当地的投行、律师事务所、税务、财务等专业机构。另外,企业对外投资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选择,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是哪儿。”选择境外并购项目一定要看品牌、看团队。项目的营运团队很重要,否则,并购完成后,以前的团队人撤了,并购项目也难以成功运营。
北京首旅如家酒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兼如家酒店集团董事长、CEO孙坚在会上表示,国际化的路径其实是有逻辑的,“走出去”千万不要乱走。上世纪80年代,国际酒店品牌进入中国,带来的是品牌、全球的客人和管理经验。中国酒店企业国际化要复制上世纪80年代国际品牌进入中国的经验。酒店企业“走出去”之前,要问自己凭什么“走出去”,是有技术、有产品、有品牌,还是有客源,问清楚这些非常重要。因为企业“走出去”不是因为有钱就要到境外投资,而是产业的发展需要。企业一定要有核心竞争力,“走出去”才能成功,然而,钱并不是核心竞争力。